十一弟胤禌,康熙二十四年生,母宜妃郭络罗氏,康熙三十五年夭折。
十二弟允祹,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,很受重用,也很有权,但没有结党谋位。雍正刚即位,封允为履郡王。不久,借故将其降为“在固山贝子上行走”,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,且不给实爵,仅享受贝子待遇。不久,又将其降为镇国公。乾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。这位允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,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,享年78岁。
十三弟允祥,康熙二十五年(1686年)生。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。康熙六十一年,雍正即位,封为怡亲王,命总理户部三库。雍正元年,总理户部。为人“敬谨廉洁”,雍正照例赐钱粮、官物,均辞而不受;对雍正“克尽臣弟之道”,总理事务“谨慎忠诚”,为雍正所赏识。三年,从优议叙,复加封郡王,任王于诸子中指封。后总理京畿水利,多有建树。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。八年,死。是雍正最知心、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。
十四弟允禵,虽与雍正一母同胞,但因他党同允,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“胤祯”而雍正之党篡改为“胤”,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。雍正即位,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允祯进城吊丧,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,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。乾隆继位后,将其开释。
十五弟允偶,康熙死后,雍正命其守景陵。
境遇比较好的有三人:就是其十三弟允祥、十六弟允禄和十七弟允礼。允祥,曾被康熙幽禁,原因不详。雍正继位,即封允祥为怡亲王,格外信用。允禄,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后,袭封庄亲王。允礼,雍正继位封为果郡王,再晋为亲王,先掌管理藩院事,继任宗人府宗令,管户部。允祥和允礼显然早加入“胤党”,只是康熙在世时,十分隐秘,没有暴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