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国之乱中,鲜卑各部先后南下,建立割据政权。鲜卑慕容部建立了前燕、后燕、西燕、南燕,鲜卑秃发部建立南凉、鲜卑乞伏部建立西秦。后来最晚进入中原地区的鲜卑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权,并打破了“胡运无百年”说法。
北魏传至孝文帝时,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可以说这直接导致鲜卑族的消失。孝文帝的汉化改革,禁胡语、断胡服,并带头去汉族女子为后,同时让诸王休掉原来的鲜卑族王妃,娶汉族女子为妃。
迁都洛阳后,孝文帝颁布改姓的命令,将拓拔氏改为元氏,丘穆陵改姓穆,步六孤改姓陆氏,贺赖改姓贺,独孤改姓刘,贺楼改姓楼,勿忸于改为于,纥奚改姓嵇,尉迟改姓尉。以上是一些大族的改姓情况,还有很多,如贺兰改为贺,叱卢改为祝,独孤浑改为杜,破多罗改为潘,叱干改为薛,叱吕改为吕,出大汗改为韩,拔列改为梁。数量太多,不再一一列举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个人网站(www.diwangzhuan.com)查看。
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、西魏,又演化为北齐、北周,最后杨坚代周,一统天下。关于杨坚、李渊是否为鲜卑人,本文不做讨论。但他们他的婚姻、子女身上确有少数民族的血统,这一点不可否认。如杨坚之妻为独孤信之女独孤伽罗,独孤为匈奴姓氏,后来与鲜卑融合。再如李渊的母亲也是独孤信的女儿,他的妻子是窦氏是鲜卑人,他的儿子李世民娶了长孙无忌的妹妹,长孙氏是鲜卑贵族,到他的孙子李治时,身上的鲜卑血统应该超过了汉族血统。
史书上没有鲜卑西迁的记载,鲜卑族完全融入汉民族了,从语言、到姓氏、再到服装,经过唐朝几百年的发展,他们与汉人无异。
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”,有谁能想到这首诗的作者元稹会是鲜卑人呢?据记载,元稹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。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情却有情”,写出这首诗的大诗人刘禹锡(独孤改汉姓为刘)是匈奴人的后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