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对于政权更迭的五代来说,任何一个政权在源远的历史长河里,就如昙花一现般,很快就消逝在岁月里。在五代十国后期,周世宗柴荣胸怀大志,决心统一中国,当然他也有这个实力。但周世宗之前还有一个人也具有统一中国的实力,这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。李存勖是何人,一度实力强盛的他为何被人调侃:“三年河东变河西,先智后昏李存勖”?
唐庄宗李存勖(885年——926年),沙陀族,山西应县人,本为朱邪氏,小名亚子,后唐太祖李克用的长子,后唐开国皇帝。李存勖是李克用与贞简曹皇后的长子,据说曹夫人即将生李存勖时“尝梦神人,黑衣拥扇,夹侍左右。载诞之辰,紫气出于窗户。”。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,他自幼擅长骑马射箭,胆力过人,为李克用所宠爱。少年时随父作战,11岁就与父亲到长安向唐廷报功,得到了唐昭宗的赏赐和夸奖。
唐大顺元年(公元890年),河东军打败邢州(今河北邢台)的孟方立,还师河东,路过潞州境内的三垂岗。李克用大置酒会,让伶人奏唱《百年歌》,音呛然而感伤,李克用因为屡被朱温压制,神色凄哀,众人也陪着愁眉苦脸。此时的李存勖只有五岁,李克用极其疼爱这个儿子,断言他以后必然有所建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