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宗贞观年间,程咬金历任泸州都督,左领军大将军。又改封卢国公,授普州刺史。贞观十七年(公元643年),再转左屯卫大将军、检校北门屯兵、加镇军大将军。也就在这一年,他的图像荣登凌烟阁唐二十四开国功臣榜。
高宗永徽六年(公元655年),程咬金迁左卫大将军,并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。显庆元年(公元656年)八月,“葱山道行军总管程知节击西突厥,与歌遏禄、处月二部战于榆慕谷,大破之,斩首千余级。”“十二月,程知节引军至鹰娑川,遇西突厥二万骑,别部鼠尼施等二万骑继至,前军总管苏定方率五百骑驰往击之。西突厥大败,追奔二十里,杀获千五百余人,获马及器械,绵亘山野,不可胜计。”(见《资治通鉴》)。斯时,程咬金已经六十八岁,也有些英雄迟暮的感觉了。
因为苏定方的功劳引起了行军副大总管王文度的忌妒,他对程咬金说:“这场仗虽侥幸获胜,但我军也有死伤,乘危轻进,孤军深入,是失败的成因,我军不宜急进。如今之计,我军应结成方阵,辎重置于阵中,从容前进,遇敌则战,此乃万全之策。”同时还告诉程咬金,皇上有密诏说,程大总管一贯恃勇轻敌,委托王文度对其加以节制,程咬金信之。由是,唐军收军成阵,缓缓而行,不许深入。“士卒终日跨马,被甲结阵,不胜疲顿,马多瘦死。定方言于知节曰:‘出师欲以讨贼,今乃自守,坐自困弊,若遇贼必败;懦弱如此,何以立功!且主上以公为大将,岂可更遣军副专其号令,事必不然。请囚文度,飞表以闻。’知节不从。”(见《资治通鉴.唐纪十六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