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将程咬金传奇:长矛穿胸居然不死

  唐军推进到恒笃城下(今哈萨克斯坦东南),数千粟特人开城投降,王文度居然对程咬金说:“这些胡人是假投降,等我们一走,复还做贼,不如杀光他们,取走他们的资财。”苏定方反驳说:“如此一来,我们就成了盗贼,大唐正义之师还平什么叛?”

   可惜,程咬金没有听从苏定方的谏言,眼睁睁地看着王文度下令屠城,并抢光城中的金银财宝。而苏方定坚决不接受分给他的那一份。这场杀戮带来的严重后果是,西域各部再也不敢妄存降唐的念头了。由是,唐军孤军深入,又得不到支持,只好班师回朝了。

  回到长安,王文度因假传圣旨应当处死,唐高宗李治特赦其免死,仅开除公职而已;程咬金则减死免官,没多久,又被授予岐州刺史。但程咬金自觉年纪太大,请求退休获准后,从此在家颐养天年。麟德二年(公元665年),七十七岁的程咬金寿终正寝,陪葬昭陵(太宗陵),走完了他福将的一生。

网络图片

 有人认为,程咬金征西域晚节不保,是老糊涂了。其实,程咬金才不糊涂,他打了一辈子仗,岂不知兵贵神速,秋毫无犯的道理?他之所以任王文度所为,完全是为了避祸自保。要知道,显庆元年早已不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了,高宗李治对开国功臣的防范之心已显露出来,武则天已从李治的昭仪变成了皇后,铲除异己的行动也已经开始了。因此,李治对王文度下达密旨并不是假的,只是后来事情败露,不好交待,才说王文度“矫诏”。要不然,“矫诏”怎么能可免死?且三年后,又将王文度起用为熊津都督(在朝鲜半岛),这就说明了密诏的奥密。也就是说,如果当年程咬金不听王文度传达的密诏,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寿终正寝了。故曰:程咬金虽老,却不糊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