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这次试探,武则天有一个非常巨大的收获,那就是:她发现,李治是坚持支持她的。
皇帝带着武则天到他舅舅长孙无忌家里去求情,碰了一鼻子灰。这对皇帝的自尊心是一个极大的挑战,这就使唐高宗更加坚定地要站在武则天这一边。
从这一刻开始起,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本来还是武则天一心想要当皇后;现在事情演变成了唐高宗李治和他那些元老大臣之间的政治对立了。高宗和武则天原本只是单纯的恩爱夫妻,现在在政治上他们也开始结成为盟友。
对于武则天来说,只要找到一个借口,给高宗一个台阶,那王皇后就一定能够废掉。
武则天指使左右向唐高宗告状,说王皇后和她的母亲在后宫里面秘密地做厌胜。所谓的厌胜,是过去诅咒别人的一种巫术,弄个小布人,或者是小木人,然后上面刻上字或者是写上谁的名字,然后去诅咒他,在过去这是重罪。
高宗也知道,这是武则天给他找的一个台阶。他没有按照一般的刑事案件来处理皇后,只是下令禁止皇后的母亲入宫。高宗的这个举措其实就会影响到外朝这些人的态度,他们敏感地捕抓到了,高宗的主意已经决定了。宰相柳奭、王皇后的舅舅就内心不安,上表请求辞去相位。
在这种情况下,外廷那些大臣反对武则天做皇后的态度更加明确了,实际上,武则天遇到了更强大、更明确的阻力。
武则天懂得以退为进、懂得步步为营,在这种强大的阻力的面前,她暂时放弃了做皇后的想法,她给皇帝上表,请求皇帝加封她做“宸妃”。
根据唐代后宫的制度,妃当中有名号的只有四个,那就是贵妃、淑妃、贤妃和德妃,从来没有宸妃,这是武则天最先为自己创造的一个名号。我们一直都说武则天这个人不缺乏创造力。这个“宸妃”有非常深刻的政治上的寓意,“宸”就是北极星,皇帝是天,皇后就是天上最亮的众星拱位的北极星。
武则天之前那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,此时是戛然而止,武则天一筹莫展了,在外廷原来我也需要有人为我摇旗呐喊,呼应才行。当时有一中书省的官员叫李义府,他站出来说话了。
李义府这个人,长得是一表人才,但是最擅长的就是暗箭伤人。长孙无忌发现这个中书舍人李义府暗中好像是要支持武则天的,就要把李义府贬到益州去做地方官。李义府去找他同事,一起担任中书舍人的王德俭,王德俭说,现在只有皇上能救你,只要你公开表态,支持皇帝改立皇后,你肯定就得救了。就是要由你来把这件事给挑破了。
李义府就公开地站出来说,我要支持皇帝改立皇后。李义府这一表态,唐高宗自然非常高兴,一下子从五品的中书舍人,提拔到四品的中书侍郎,这是唐高宗非常重要的一个信号。
众人发现,经过这个通道我可以迅速上升,于是纷纷站出来表示,要支持武昭仪升皇后,就形成了一个叫挺武派。
因为李义府、王德俭这批人,级别都还比较低,支持武则天的力量应该都是比较弱的,最后有一个人出来了,许敬忠,太宗朝的秦府十八学士之一,当时担任九卿当中的卫尉卿,三品高官。
高宗有一次上朝,召集大臣们来讨论改立皇后的事情的时候,等待的间隙,大臣们就在那里窃窃私语:皇上再提改立皇后的事情,我们一定要支持太尉,要反对这个决定。听到那些议论,许敬忠高声地说了一段话,意思是说,这年头只要年成好了,乡下的老百姓也想换个老婆,皇帝人家自己想改立一个皇后,关你们这些人屁事,在那里有什么好啰嗦的。你看这个话很粗啊。
对于武则天来说,信心倍增,终于在外朝也听到有人敢公开站出来说支持我做皇后。这一来武则天等于间接地在外廷也形成了自己的支持势力,这个时候,挺武派和反武之间就要正面交锋了。
反武派态度非常坚决,一点都不松口,几次在朝廷开会讨论这个问题,长孙无忌、褚遂良首先是说坚决不能换皇后,因为这是先皇交给我的。这个理由高宗也不接受了,我就是要换。上朝结束以后,皇帝把这几个主要的宰相留下来,召集到内殿继续商议这件事情。反对派又说了,你就是真的想换的话,我们拦不住你,但是你一定不能找武氏这样的人,为什么呢,武则天这个身份不行啊,先皇身边的人,你怎么能把她娶过来做自己的皇后呢?
这个话说得很苛刻,很尖酸,褚遂良那个时候是以头抢地,满头是血,除非当场把我打死,否则我就是不同意,把唐高宗给噎住了。可是谁也没有会想到,这个时候从高宗的背后传来一声呵斥:“何不扑杀此獠!”干嘛不杀了这个狗东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