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太宗去世之后,按照唐朝的规定,武则天被派到了感业寺做尼姑。对于一般的宫廷女性来说,如果到了尼姑庵里面做尼姑,有可能就是青灯梵钟,一辈子了此余生。武则天能这么甘心吗?她肯定不。那一年在佛寺当中的生活武则天是怎么度过的,我想那个煎熬是双重的:一方面自己那种政治野心,希望得到重用、希望出头露面的这个野心受挫了,同时在情感上也是被浇灭了。她知道,高宗在太宗去世满周年的时候,一定会来行香。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,才能够坚持下来。她在尼姑庵里写诗,其中有一首收录在《全唐诗》当中,名字叫做《如意娘》:“看朱成碧思纷纷,憔悴支离为忆君。不信比来长下泪,开箱验取石榴裙。”就是说,这一年,我天天在哭,我在想高宗,你不相信我怎么想你吗?我整个裙子是湿了又湿,湿了又湿,我都舍不得洗掉;为你流的眼泪,至今还锁在我的箱子里啊。
永徽元年5月26号这一天,是唐太宗的周年忌日,按照唐朝的礼仪制度的规定,当老皇帝去世一周年的时候,新皇帝要带领群臣和后宫的嫔妃,一起去皇家的寺庙里面,给皇帝来行香祭祀。
有人认为,性格决定命运,一点不假,要换其他的皇帝,一年多了,估计早就把这事儿忘到九霄云外去了,可是李治这个人就是那么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多情之人,所以才导致了这次见面。
在贞观末年,武则天对李治的这种吸引,不是一般的吸引,否则身为帝王,后宫佳丽三千,他怎么可能想起一个关系不大的人,一年以后还想起她来呢?我想是武则天已经对他吸引得太深了。
所以才会有《唐会要》上面的一段记载,说“上因忌日行香见之,武氏泣,上亦潸然”。两个人是面对面潸然泪下,那叫一个情意绵绵。对于武则天来说,这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了。武则天采取的措施是哭,一见面不说别的,我上来先把你的心给你哭碎了。
武则天太了解李治了,李治是历史上著名的会哭的皇帝。所以这一哭,就会勾起他这一年多来,压在心里的很多的情感,所以他再也逃不脱武则天布下的这种感情之网。武则天已经是二十五六的年龄,已经很成熟了,她对李治的把握是非常有信心的。
经过这么一番激情的表演之后,李治没有把武则天从感业寺里给带走。
在李治的心中,最大的问题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。武则天也有担心。可是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,因为很快就有人从宫中给她送来一个消息,说皇后王氏让你偷偷地把头发先蓄起来。这就奇怪了,为什么不是李治下圣旨让武则天开始蓄发,而是王皇后找人送信让她蓄发呢?高宗从感业寺回来以后,很长一段时间里面,表现得闷闷不乐,整天若有所思,失魂落魄的样子,高宗在皇后的追问下就说,还记得我们去感业寺,我们在那里碰到了武才人,我心里现在惦记着她,可是很难想办法,要她回来,应该怎么办呢?可是他没有想到皇后那么痛快,皇后说这个事儿你不要担心了,我来给你办理,我肯定把她给你接回来。
王皇后脑子是不是进水了,把皇帝身边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所谓情人,接到自己身边来,成为将来和自己争宠的一个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