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则天颠覆古代政治 入宫后嫔妃再无生育记录?

但是王皇后也不想想,武则天是在李治做太子的时候,就已经在勾引李治了,这么样一个人,她怎么就不警惕一点呢,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的,你如果是按照常理来替武则天安排她今后的道路,那一定是大错特错了。

王皇后没有警惕,其他人也同样没有警惕吗?不,当时的辅佐班子,包括长孙无忌、褚遂良,包括皇后的舅舅柳氏,还有宰相韩瑗、来际这一批人都是站在皇后这一边的,是维护皇后所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利益的这么一个政权班底,这个班底当得知武则天怀有身孕的时候,这些人开始警惕起来了。永徽三年的七月份,也就是武则天肚子里的孩子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就要出生的时候,他们就把高宗的长子陈王李忠匆匆忙忙地立为太子,防止将来武则天或者萧淑妃争夺皇后的位置。

因为外朝大臣的拦截,不可能深入到皇帝的内宫去,所以武则天在这一段时间里面,在感情上,把高宗拉得越来越近。那段时间连连地为高宗在生孩子,永徽三年的十月,武则天为高宗生下了长子李弘。实际上自从武则天入宫以后,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,她为唐高宗生下四男二女,占唐高宗所有十二个子女当中的一半,而且自从武则天入宫以后,唐高宗没有再和任何嫔妃有过生育的记录,可见武则天在后宫的专宠到了垄断的地步。

女皇之治

公元688年,垂拱四年。武则天六十五岁了,她加快了称帝的步伐。一方面,告密运动和酷吏政治发展到了高潮,人心惶惶,无人敢言。另一方面,她大造祥瑞吉兆,使百姓相信改朝换代乃是天意。就这样双管齐下,武则天将忠于李唐帝国的臣民,逐渐改造成未来的武家王朝的支持者。这一年,李唐宗室终于意识到,如果再不做些什么,不仅李唐王朝将被取代,连他们自己身家性命也会不保。一场风波已经在所难免……

狄仁杰去世后,武则天为此深深哀痛,怪苍天过早夺走了她的国老。而此后武周王朝的政治走向,基本上沿着狄仁杰生前所设计的那样,又回复到了李唐天下。

调查民意,制造瑞祥

对于武则天来说,刚过去的公元684年可谓是惊心动魄的一年,短短几个月内,她安葬了唐高宗,撤换了新皇帝,镇压了徐敬业的叛乱,又诛杀了首席宰相裴炎。政局如此动荡不安,或许让一向精力充沛的武则天都有些身心疲惫了。第二年的正月初一,武则天宣布改元“垂拱”,取的是“垂衣拱手,天下自治”的古训。

改元垂拱的第二年,武则天表示愿意还政于睿宗李旦李旦早就吓破了胆,坚决推辞。武则天也明白,有时候政治上的姿态,并非没有意义,它让天下人,甚至让朝廷当中的百官,了解武则天有一种动向,想缓和下来,大家先心闲气定一点,这个信号是放出来了。睿宗不敢接这个事儿,但是有人要出来说话。这就是武则天的心腹之臣,宰相刘祎之。

他们这些人,在武则天当皇后的时候,他们可以支持她。甚至立了中宗,包括立了睿宗之初,他们也还是支持的,但是现在,刘祎之觉得超出他们的底线了。

刘祎之说,“太后既能废昏立明,何用临朝称制,不如返政,以安天下之心”。武则天听到这个话以后,说这个人不能留了,所以就下令把刘祎之给处死了。

刘祎之的这个信息,让她有一个更大的担心,我能够清理朝堂,但是全社会人心怎么样呢,我要再走出一步的话,他们会是什么反应呢?

要了解全社会的动向,怎么办呢,她要搞民意调查。垂拱二年,在朝堂上设置铜匦。铜匦类似我们现在的意见箱,也是一个方形的东西,它有四面,每一面以不同的颜色来标识,就是青、丹、素、玄四色,接受的投诉的内容是不一样的,投进去以后,每天下班时候,专人拿钥匙去开开,直接送给武则天看。

我觉得这在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,也算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创举。在皇帝和民间和社会的信息沟通渠道当中是一次创举。

当然了,也许武则天一开始的时候,首先考虑的是民生问题,以及民意问题。可是后来这铜匦的设置,竟然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告密运动。